最新訊息:疫後數位潮 開創新藍海
後疫情轉型突圍新思維 NTT Data助企業擬定智慧製造戰略
2020年初Covid 19疫情急遽爆發,對許多產業造成衝擊,隨疫情擴散各國政府採取的封城與居家隔離政策,一時之間也讓許多企業亂了陣腳。日前商業周刊與NTT Data舉辦「2020數位轉型戰略論壇」,邀請產學專家與業界領袖分享在後疫情時代,如何透過新的管理思維與IT策略帶領企業突破困境,開創2021新局。
改善營運流程斷點 快速回應市場變化
著有《工業3.5》一書的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講座教授簡禎富指出,在後疫情時代保持供應鏈的彈性更顯重要。因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讓供應鏈轉變為短鏈、碎鏈,因此企業總部的彈性調度能力是重點。簡禎富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為例,台積電花了多年時間經過合理化、自動化,才走向工業4.0具有高度彈性決策能力的智慧化生產。台灣許多企業主也有很強的彈性決策能力,若透過AI、大數據等解決方案則將是一個邁向彈性決策、智慧製造的捷徑。SAP智慧企業解決方案總監章恩齊指出,數位轉型就狹義而言,是以客戶為中心去思考其真正需求,消除客戶在得到價值過程中無意義的活動,進而創造新營運模式。而就廣義而言,則是將每個營運流程做高度聯結,讓企業高階主管深度瞭解每一個部門、每一個同仁的每一個決策,對企業的貢獻和影響為何;協助企業在後疫情時代,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中,對於每一個外在改變事件,快速模擬影響並做出應對決策。例如,當加州三月採取封城政策,企業馬上能知道在該地的庫存將不能供應美西需求,轉而迅速得知在美東的庫存可以滿足多少客戶需求,但卻會增加多少運輸成本,和此決策對於企業利潤的影響,做出正確的判斷。針對數位轉型需求, SAP透過創新科技串連所有作業流程,收集數據,並做出預測。在企業發展新營運模式過程中,提供IoT、產業雲、AI/ML、區塊鏈技術,輔助企業進行創新。
談到數位轉型,NTT Data Cloud雲方案首席架構師郭啟浩表示,企業有近2/3的IT預算是用於系統維運,僅少部份用於創新。企業需要有快速彈性的基礎架構來支援數位轉型。目前全球有5千家企業將SAP ERP放上AWS,而在SAP合作夥伴中,NTT Data是唯一擁有公有雲諮詢技術能力。常見的應用包括將SAP的開發或測試環境放在AWS,或是將SAP的備援系統放在AWS都能為企業節費。除了SAP之外,在AWS上提供各種PaaS、IaaS服務,以數據分析為例,AWS提供不同數據搬遷工具將地端的資料搬遷上雲,AWS的Data Lake有高可用性的S3服務可讓企業以低廉成本儲存各種待整理、轉換的數據,如感測器所搜集的數據,而Glue則是無伺服器的ETL服務,接著資料可再透過Redshift做資料倉儲或透過EMR做處理分析。
循序漸進邁向智慧製造 運用AI數據驅動決策
NTT Data智慧製造發展中心技術總監趙山貴指出,智慧製造可分階段進行,第一階段是透過導入製造執行系統(MES)、機台自動化系統(EAP)及自動化物料搬送系統(AMHS)等進入生產自動化,當機台進入閒置狀態EAP可通知MES,MES經比對後通知AMHS等系統自動搬運相關原物料到機台進行自動生產。此階段可做到機台資料自動收集及工廠資訊的視覺化。接著導入EDA(工程資料分析)、大數據等技術,透過工程資料分析來優化生產流程,這是進入第二階段工程自動化。最後透過機器學習、AI等技術達到自適應生產,也就是服務自動化階段。完成了第一階段,也就是達到工業3.0,若能進到透過數據驅動決策邁向自適應生產,才是進入工業4.0。
從傳統五金扣件製造起家,轉型到微創手術高端醫材用零組件製造的鐿鈦科技,總管理處副總經理舒麗玲亦到場分享導入SAP ERP的經驗。導入SAP之後,讓生產歷程的資料更完整串連與保存,庫存品項的順流、逆流查找也非常便利;每月結帳時間大幅縮短、財務資訊更即時。營運管理面所重視的成本分攤方式也更細緻,可更符合經營實際狀況。最重要的是獲得國外重要客戶的認同,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資料來源:商業週刊